渭源县县级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
一、项目概况
(一)项目基本情况: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项目由渭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管,******人民政府负责实施。采取“县定、乡(镇)聘乡(镇)管村用”模式,经过7年,帮扶全县16个乡镇189个行政村,2177个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,让脱贫群众通过付出劳动增加收入,激发自我发展******居环境,提升乡村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水平。
(二)项目主管部门:渭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
(三)项目实施单位:******人民政府
(四)项目建设地点:全县16个乡镇189个行政村。
(五)项目建设性质:续建。
二、资金筹措
渭源县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项目预计总投资1306.2万元,其中:省级补助资金安排244.2万元,市级补助资金安排260.1万元,县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安排801.9万元。
三、建设内容
全县189个行政村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177个,每人每月岗位补贴资金500元。2025年下达县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01.9万元(其中承担市级补助资金260.1万元,县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41.8万元),约可保障乡村公益性岗位7.3个月补贴。
四、投资概算
(一)资金来源:2025年县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。
(二)投资概算:801.9万元。
五、建设时限
2025年1月-12月
六、建设标准
按月发放岗位补贴,每月的补贴表由各乡镇专干上传至“定西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‘一卡通’管理系统”,经******服务中心审核后,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的补贴标准发放至聘用人员的社保卡。
七、运营管理
******服务中心督促各乡镇加强日常管理,严格落实补贴政策和程序,对优亲厚友、暗箱操作以及虚报、谎报、套取资金等行为,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。
(一)建立考核管理机制。聘用人员在聘用期间实行动态管理,县人社部门加强对聘用人员的考核管理,具体考核工作由所在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负责。各乡镇在延续执行原先考核办法的同时,要不断修订完善考核办法,统筹灵活安排工作时间。聘用人员的考核结果作为核发岗位补贴的依据。
(二)签订聘用协议。用人单位要与聘用人员签订《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聘用协议》,聘用协议实行一年一签,一年期满后考核合格,经双方同意,可以续签。同时,要为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(商业保险),费用由各乡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资金承担。
(三)加强考核评价。考核实行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,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履行岗位职责、遵守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等情况。凡平时考核或年终考核不合格人员,用人单位向县人社部门提出建议,经审核后,取消其服务资格,并停止发放岗位补贴。
(四)建立聘用人员退出机制。有以下情形的,应退出公益性岗位:******居本村之外的;2刑事犯罪的;3.终止就业需求的;4.不履行岗位职责的;5.由他人长期顶替上岗的;6.通过其他渠道已实现就业的;7.其他不适合继续担任公益性岗位的情形(不得以实现脱贫为由清退)。凡有人员退出时,用人单位应在当月月底前报告县人社部门,停止发放岗位补贴。公益性岗位人员实行动态管理,出现空岗时,用人单位汇报县人社部门同意后,可按规定程序予以补充。
八、预期效益
(一)数量指标:享受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人数1770人。
(二)质量指标: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发放准确率100%。
(三)时效指标:资金在规定时间内下达率100%,补贴资金在规定时间内发放到位率100%。
(四)成本指标: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人均标准为500元每人每月。
(五)经济效益指标: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人数1770人。
(六)群众满意度指标:对扶持政策经办服务满意率大于等于90%。
九、项目资产移交管护
项目建成后,******服务中心落实资产后续管护工作。